在唐爺的帶領下,我們走訪大漢溪畔的打鳥埤人工溼地,雖然下著細雨,一群人仍然很開心地觀察與學習。

 

「大花咸豐草」(菊科)

「植物界最大的一科是誰呢?」我們在大花咸豐草的前面停下來,答案當然是「菊科」。唐爺說,大花咸豐草是1976年引進的,蘆洲的蜂農李錦洲,時任養蜂協會理事長,從琉球帶回種子,經過數年照料,1980年初,在養蜂會議上發表,並鼓勵全國蜂農一起種植。然而,他可能萬萬沒想到,雖然解決冬天蜜源的問題,卻也帶來日後生態的衝擊。

09.jpg

 

「構樹」(桑科)

路邊有很多構樹,因為沒有開花,無法判別是雌株或雄株。唐爺說,有經驗的原住民可以看得出雌雄,因為構樹的樹皮可以製布,雌株的樹皮,製作布料細緻,穿起來較舒服,但是雄株的樹皮製衣較粗糙、不好穿,所以,原住民會仔細觀察,分辨出公母,以利於取材。

 

「血桐」(大戟科)

血桐,是先驅樹種,亦即,原本林地變成荒地,最先進駐的植物之一。血桐枝條折斷處,流出汁液氧化後,會變成紅色,狀似流血,所以稱為血桐。唐爺強調,「桐」這個字,共同的特徵是葉子寬大、葉柄長,例如:梧桐、血桐、泡桐,但是,基本上,他們之間沒什麼關係。

02.jpg

 

「稜果榕」(桑科、榕屬)

我們繼續往前走,看見稜果榕樹上,有很多隱花果,外表有白色斑點,由於表面有稜,故稱為稜果榕。此時,唐爺說了一句俗語,「澎湖菜瓜雜唸」,眾人一頭霧水,原來是,澎湖的絲瓜外觀,一稜一稜的,一共有十稜,所以就把澎湖絲瓜說成是「雜唸」,嘮叨的意思。唐爺又說,「雜唸大家(婆婆),出蠻皮新婦(媳婦)」(台語),大家聽了笑成一團。

 

04.jpg

 

「水柳」(楊柳科、柳屬)

路徑兩旁有很多水柳,唐爺說,本來楊柳科是一個小科,只有二個屬,楊屬、柳屬,但現在又加入「大風子科」等其他科,所以變胖了。水柳、高山柳、水社柳是台灣原生種,但長在水邊的垂柳,則是外來種。宋代蘇軾曾寫過「枝上柳綿吹又少,天涯何處無芳草」。在《世說新語》中,謝安問:「白雪紛紛何所似?」謝安的侄兒說:「撒鹽空中差可擬。」侄女謝道韞則說:「未若柳絮因風起。」可見在古代,柳綿、柳絮也是詩人的靈感來源。

 

「山黃麻」(原屬榆科,目前改為大麻科)

山黃麻正在開花,但是花很小,觀察不易。唐爺說,山黃麻的葉子,是長在節點上,所以山黃麻是單葉互生。「要如何分辨單葉及複葉呢?」唐爺說,可觀察二個地方,第一是,葉子是否生長在節點上;第二是,枝條的頂端,是否有頂芽,若二者都符合,即是單葉。

 

03.jpg

 

「福木」(藤黃科、藤黃屬)

打鳥埤的立牌後面,種著幾棵福木,「你們猜為何它的葉子向上?」唐爺又出考題,「和日照有關!」有人大聲地回答。「沒錯!」唐爺說,福木原本生長在海邊,為了減少日曬,所以將葉子向上生長。「那為何在平地,葉子也都向上?」原因是,江山易改、本性難移,生長的習性無法改變啦。

 

05.jpg

 

 

「小葉欖仁」(使君子科、欖仁屬)

一般認為,小葉欖仁是呂錦明在1966年由非洲引進。但其實在此數年之前,派駐非洲的農耕隊即帶回種子,並種在嘉義林管處員工宿舍、屏東農專附近。那時,有一位屏東農專的老師李瑞明,也向農耕隊要了種子,在埔里陸陸續續種了二萬多棵。

 

到了1974年,李瑞明經費用完了,付不出租地、管理費用,只好請人去找陳義男幫忙解決。陳義男到了埔里,看到樹型優美的小葉欖仁,心裡很高興,一口氣,將全部的小葉欖仁都買下。

 

陳義男先在師大路種了六棵,又在天母外語學校也種了六棵,廣受歡迎,於是弘道國中、西松國中也各自種了100棵,從此通路大開,這批小葉欖仁在二年內全部賣光。

 

時間過得很快,一下子快接近中午,我們一群人在細雨中,走走停停,唐爺又仔細地介紹山芙蓉、紫花藿香薊、南美蟛蜞菊等植物。雖然,這是第二次走訪打鳥埤,在唐爺精彩的解說下,又讓大家收穫滿滿,開心地踏上歸途。

 

07.jpg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土城景保第一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